布林帶(Bollinger Bands)是金融技術分析中常用的指標之一,由約翰·布林格(John Bollinger)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。布林帶通過統計價格的波動範圍,反映市場的“超買”或“超賣”狀態,常用於輔助判斷買賣時機。本視頻介紹布林帶的基本原理,並以Python代碼呈現其策略的實現過程,用okb歷史數據作為模擬數據,幫助觀眾在量化交易中應用布林帶策略。 二、布林帶原理簡介布林帶由三條線組成: 中軌(Middle Band): 一般為N日簡單移動平均線(SMA),如20日SMA; 上軌(Upper Band): 中軌+ K倍的標準差(通常K=2); 下軌(Lower Band): 中軌- K倍的標準差。 公式如下: 中軌= SMA(N) 上軌= 中軌+ K × 標準差(N) 下軌= 中軌- K × 標準差(N) 買賣信號舉例: 當價格下穿下軌,認為市場超賣,考慮買入; 當價格上穿上軌,認為市場超買,考慮賣出。 布林帶策略是一種簡單實用的量化技術分析方法。通過Python及相關金融數據包,可以快速實現該策略的開發、測試和可視化。實際投資中建議將布林帶與其他指標或基本面結合,綜合判斷,控制風險。 #Python量化#量化交易#量化交易策略#布林帶#幣圈投資
免責聲明:info@kdj.com
所提供的資訊並非交易建議。 kDJ.com對任何基於本文提供的資訊進行的投資不承擔任何責任。加密貨幣波動性較大,建議您充分研究後謹慎投資!
如果您認為本網站使用的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立即聯絡我們(info@kdj.com),我們將及時刪除。